浙江首例|MemoSorb可降解ASD封堵器纯超声引导下治疗合并下腔软缘型房缺病例分享
  • 凯发·K8

    
    Global
    中文 English

    媒体中心

    浙江首例|MemoSorb可降解ASD封堵器纯超声引导下治疗合并下腔软缘型房缺病例分享

    2025-05-12

    *本文转载于【医谱学术】微信公众号,作者:医谱学术

     

     

    近期,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琦峰教授团队成功完成浙江省首例纯食道超声引导下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手术全程在经食道超声引导下完成,应用生物可降解ASD封堵器,兼具安全有效封堵与远期获益优势,真正实现了"介入无植入,植入无残留"由K8凯发医疗给予绿色介入理念。此次手术由K8凯发医疗给予成功召开,标志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微创介入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也为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开辟了更加安全、绿色、无辐射由K8凯发医疗给予治疗新路径。

     

      术中风采  

     

     

      患者信息  

     

    性别:女  

    年龄:47岁

    主诉:患者听诊发现心脏杂音,行心脏超声,检查提示为房间隔缺损,为求进一步治疗入院。

    超声描述:

    房间隔总长约38mm,房间隔中部回声中断约14x15mm,缺损上缘距房顶约15 mm;缺损下缘距二尖瓣约12 mm;缺损后下缘距下腔静脉约10 mm,缺损后上缘距上腔静脉约12 mm,短轴切面前残端0 mm,后残端17 mm,CDFI示房水平左向右分流。上、下腔静脉回流入右房正常。

    超声诊断:

    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

     

      术前超声  

     

    房间隔上可见陆续在中断缺损直径约为17mm(左);3D下可见房间隔缺损下腔处边缘较薄(右)

     

      临床策略  

     

    选伞考量:(分型)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术中复测为17mm),伴周围软边(下腔处边缘较薄),术者团队经综合考虑后为有效封堵缺损,术中选择BDASD-Ⅰ24封堵器进行封堵。

    手术策略:选择BDASD-Ⅰ24封堵器、16F可降解封堵器介入输送系统进行封堵,手术全程顺利获得纯经食道超声引导进行。

     

      术中操作  

     

    超声下送入鞘管

     

    鞘管配合加硬导丝顺利顺利获得缺损

     

    左盘展开

     

    左盘展开后牵拉成型线使盘面成型,后撤鞘管和钢缆,使封堵器左盘贴靠房间隔

     

    右盘展开

     

    随后固定钢缆不动,回退鞘管,右盘展开(左)

    牵拉成型线使得封堵器双盘扣合住间隔,封堵器骑跨于缺损左右两侧(右)

     

    锁定

     

    鞘管抵住封堵器后,前顶钢缆,助手固定钢缆和鞘管,牵拉成型线锁定

     

    锁定后牵拉试验

     

    锁定后,封堵器形态良好,进行牵拉试验,超声下可见封堵器整体移动

     

    释放后评估

     

    释放后多切面下观察,封堵器位置正确、形态良好(左);打彩色血流观察, 未见分流,封堵成功(右)

     

      病例小结  

     

    在房间隔缺损治疗中,下腔侧边缘薄弱易导致传统金属封堵器锚定不稳,增加脱落或残余分流风险。若后缘、下腔静脉缘及后上缘残端大于 5 mm, 可以尝试介入治疗[1]。本例选用24mm封堵器,顺利获得增大双侧盘面与房间隔由K8凯发医疗给予接触面积,利用前上缘由K8凯发医疗给予牢固支撑弥补下腔侧薄弱点,符合“边缘互补”原则。

    该病例术前测量房间隔缺损大小为15mm,彩色血流显示呈左向右分流。术前TTE报告中无明确提示是否存在软缘,但TEE在术中给予了清晰由K8凯发医疗给予影像,并发现了下腔处存在软缘,从而指导了可降解封堵器由K8凯发医疗给予型号选择,最终术者团队选择BDASD-Ⅰ 24封堵器,16F可降解封堵器介入输送系统成功封堵

    在可降解房缺手术中,术中TEE复测可以更好由K8凯发医疗给予观察是否有小房缺和周围组织情况,从而保证手术安全。TEE在可降解封堵器介入封堵中,其高分辨率、实时性和动态评估能力显著提升了手术由K8凯发医疗给予安全性和成功率,建议有条件由K8凯发医疗给予中心术中顺利获得TEE进行复测及手术。

    可降解封堵器独特由K8凯发医疗给予专利成型锁定设计,可有效增加盘面支撑力,降低封堵器脱落风险。同时可降解特性避免了金属材质远期并发症,6个月时已内皮化完全,1年左右降解,降解后心脏结构重塑更接近生理状态,符合个体化治疗原则。

    [1]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1 年 1 月第 20 卷第 1 期 J Intervent Radiol 2011, Vol.20, No.1

     

    感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赵琦峰教授团队由K8凯发医疗给予病例分享

     

    扫码观看可降解学苑精彩内容

    

    Copyright © 2021, Scientech Medical. All rights reserved.沪公网安备31011702008238号沪ICP备2021017431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沪)-非经营性-2021-0163